整部與神對話信息在解說「生命如何運作」的過程中,會遇上一些現有語言文字無法或很難表達的情況。這時候這位自稱是神的老兄,只好創造一個名詞,例如「同續的」(“sequentaneous”,意思是既是“同時的”也是“連續的”)、「蘋果橘」、「神聖二分法」,以及近代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們也用的類似詞如「時空連續體」、「量子物理學」和本篇的「發起思維」(Sponsoring Thought)。
你是否常對神明——任何名稱或形式的神佛——做祈禱?或任何形式的祈求? 這段神的觀察建言值得每個人參閱和檢視:
聽神談【關於「祈禱」和什麼是「發起思維」Sponsoring Thought】
沒有一個祈禱未被回應(No prayer goes unanswered.)。祈禱只是一個你對「如是」的強烈聲明(a fervent statement of “what is so”)。每個祈禱——你的每個想法、每個聲明、每種感受——都具有創造性。它會以「它被認為是真實的強烈程度」相等的程度,具體顯現在你的經驗裡。
當有人說他的祈禱被回應了,實際上發生的是,他所最強列抱持的想法、語言或感受,起了作用。然而你們必須明白,秘密在此:永遠是那想法背後的想法——可稱之為「發起思維」(Sponsoring Thought)——在控制想法。
因此,如果你以乞求和哀告(beg and supplicate)的態度做祈禱,你會「經驗到你所選擇的事物」的機會似乎就小得多,因為在每個懇求背後的「發起思維」是:你目前並沒有那你希望獲有的東西(the Sponsoring Thought behind every supplication is that you do not have now what you wish)。那個「發起思維」變成了你的實相 (reality)。
摘自《與神對話 I 》第1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