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以一個「完整三面向的人類」在過生活時,
你會加上從「being」的層面,
而非只從「頭腦」和「做」的層面,
在觀察判斷和進行改變。
歡迎您一起來「認識Being」。以下9點是目前為止我們已經介紹過的Being主要面向和功能:
- Being當名詞的意思是:具有生命的「生命體」,或稱「生命」
- Being當動詞的意思是:生命體存在當下「所處的狀態」
- Being是所有生命存在的本然狀態
- Being在「身心靈三面向」之間的「運作關係」與「如何運作」
- Being是一種高意識的「覺知」狀態,不是一種反應
- Being是一種生命體散發出——並因而吸引來——的振頻能量
- 「意義」湧現自「你所Being的狀態」
- Being是你(身為人類)所有經歷和體驗的「第一因」
- 你「being」什麼,你便「經驗」什麼
讓我們繼續來「認識Being」的其他面向和功能。
Being是真正「改變」的最佳方式
「真正」的意思是指,不是「暫時」的。真正改變相較於「一時」或「暫時」的改變,在「品質」和「有效期」上,都明顯更好、更長久。而且,其改變過程不但減少了很多負面能量——如擔憂、壓力、抗拒——其結果也會帶給改變者一種充滿正向的自我肯定,和一種賦予自己內在力量(self-empowerment)的成長喜悅。
Being層面的改變動力,是由內向外的,是從「自己內心想成為」而產生的。相較於一般處於頭腦層面(minding)而關注在身體層面(doing)的改變,是由外向內的,是來自外在因素的刺激或誘因而產生的動力。來自外在因素造成的改變,大多是一時的,需要該外在因素不斷存在或經常出現,直到改變者長年「被習慣」後,才會讓自己產生接近他/她「自己真正想改變」時所做出的成效品質。
大多數人是以「身體只聽從頭腦心智」在行動的方式——即第1篇談的三種人類「行為的產生方式」中的第一種——在達到想要達到的改變。這樣的改變方式,相較於「從being層面創造的改變」方式,過程經常是「曠日費時」且不輕鬆,甚至經常是吃盡苦頭。唯一好處是,會讓人較刻骨銘心。有趣的是,不少長年習慣「聽從頭腦心智在主宰行為」的人,會把一些「行為上的一時改變」解讀為有效、已經改變,或立竿見影。
大多數人只是從一個人外表上的言行,在判斷和認定那個人「改變了」與否。較少人會加上從being的層面,也就是一個人做改變時「所處的出發點、所抱持的心態和所散發的能量振頻」去觀察和感受。例如,大多數父母要求孩子要聽話,要守規矩,只是從孩子的言行在判斷和認定孩子是否聽話、守規矩。又例如,政府希望民眾守法、有公德心,但整個社會——從立法到執法,從媒體到輿論——也都只從民眾的行為在認定。
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只在「做」的層面以及「頭腦判斷盤算」的層面試圖想解決問題,卻不怎麼成功。這是因為:真正的改變永遠是從「being」的層面,而非只從「頭腦判斷盤算」和「做」的層面達到的。
以這樣的運作方式,數千年來,不論是民眾對政府的法令、孩子對父母的管教,甚至國家官員對於司法與憲法的體制規範,始終都有許多「道高一尺、魔高一丈」的戲碼,而且古今中外到處可見「知法玩法、投機炒作」的事件,層出不窮。對這些長年存在的現象,會認為「人類不都是這樣?歷史已經證明人類就是這樣」的人,大多是「以兩面向在過生活」的人。
如果你發現自己也是那樣解讀,不妨自問:「我要的是真正的改變,或只是,行為上的一時改變?」然後,你可以好好檢視和思考一下你對於「改變」的定義,並做出適合你自己的「更高版本」的新定義。以此方式,你已經在擴展自己的覺知,你已開始認識和擁有另外一種「地表最棒」的改變和創造方式!
當你以一個「完整三面向的人類」在過生活時,你會加上從「being」的層面,而非只從「頭腦」和「做」的層面,在觀察判斷和進行改變。
你可能會疑問,難道說,上述這種千年不變的運作方式,人們有可能「改變」或「被改變」?我的回答是:是的。當然有可能。因為已經有可行之道,而且,我們正開始在對這一可行之道日漸覺醒。這正是全球正在發生的「人類大覺醒」的一部分。
邏輯上,必然也會有某一種「地表上最強」的改變方式,不論那方法棒到什麼程度,不論在社會、家庭或個人層面的議題上,都會有某一種最佳改變方式。只是我們不一定知道那方式是什麼。當你充分了解此單元所談的重點,你就會「因明白而清楚覺知」那是一種怎麼樣的改變方式。
成長、進化就是改變。「改變」是所有生命的天性。只是,如果我們還「不認識、不明白」有更可行有效的文明方法之前,而自己又想不出更好的方法時,就只能夠沿用傳統,較事倍功半、曠日費時的方法。
其實,當你真正明白改變(change)是「如何運作」的更大真相時,你自然就會選擇用較不事倍功半、較不曠日費時的方式去進行改變。例如,你會以較輕鬆且較有效的方式把生活中「你較不喜歡的」改變為「你較喜歡的」,不論是你個人層面或你所屬的群體層面的事情或實相的改變。順便一提,這正是「煮麵學堂」以5A方式在製作和分享的東西。
簡單地說,當我們不去改變自己「如何being」時,很顯然,我們不會去改變我們「如何做」。例如,除非我改變我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的觀念——改變我對它所處(being)的認知——我不會拒絕食用基因改造食品。例如,當你對於「人類三面向之間如何運作」尚未處於更大覺知前,你只會運用傳統的方式尋求改變。
有關being層面的「改變」功能,暫時先談到這裡。我需要先把Being的各主要面向和功能介紹完,後半部再進一步談being創造的生活運用。
To BE, or not to BE. 才是重點
在整部《與神對話》信息裡,神多次引用了兩句莎翁劇作裡的名言,並說這是祂啟發了莎士比亞寫出的。在整部解說生命、人生與生活中的各大議題如何運作(how things in life work)——這就是整部《與神對話》信息在談的——對話訊息中,神在解說時多次引用這兩句名言做比喻。其中一句人們最朗朗上口的就是「To be, or not to be. That is the question.」
這句家喻戶曉的莎翁名言,是出自《哈姆雷特》劇中的台詞。但只是一句舞台劇中的台詞,有什麼值得到處流傳這麼多年且歷久不衰的呢?這句話有什麼值得人們去思考的特別意義嗎?
這句話真正的含義和價值,如果只是它一般被解釋的「生存還是毀滅」或「苟且偷生或奮為而死」或「保持現狀或改變現狀」的意思的話,那應該只是一種宣傳噱頭,意義不大。可是,你可以再上網搜查看看,根本找不到其他更有意義的解釋。
試想,為什麼這句話會如此廣泛地在全球流傳了四百多年?這點也是個許多東西方人士長年想不通的問題。連神也在它400年之後跟著流行嗎?
值得一提的是,在《與神對話》信息中神至少引用了這句話四次,而每一次引用的前後文,都是神在向尼爾解說有關「什麼是Being」的生活運用。
現在,以我翻譯了整部《與神對話》書的經驗,讓我用最簡單的話語來解說一下這老兄多次引用這句話,要傳達給世人的含義:
無論你外在的情境如何,無論你身處何境,重點只在:你 being 什麼?(你讓自己處於什麼狀態)
例如,你在面對困境、挑戰、吃虧、迫害、邪惡、挫敗…時,你being開放、封閉、開心、擔心、關愛、不在乎、計較…等狀態。「你being什麼」才是重點。外在的情境只為了提供一個讓你能夠去「being什麼」,讓你可以去展現你「更高版本自己」的舞台和道具,不是重點。
因此,在任何情境下——特別是在面對逆境、負面時——你我對「自己所being的狀態」是否覺察?是否覺知、是否能有意識地讓自己散發出正向能量?是否being「自己喜歡的狀態」,才是唯一的重點——That is the question.。
第三篇先談到這裡。我們下一篇繼續來「認識Being」!